BG大游技术文章

article

BG视讯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2013年宁波市节能降耗工作完成情况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25点击次数: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2013年宁波市节能降耗工作完成情况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2013年宁波市节能降耗工作完成情况的审议意见》(甬人大常办函〔2014〕25号)收悉后,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要求结合全市节能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梳理并积极吸取审议意见,切实提高我市节能工作水平,确保完成今年及“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据统计,全市单位GDP能耗上半年同比下降5.5%,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前9个月累计下降8.7%,预计可超额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4.3%的全年既定目标任务。现就相关意见吸纳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力推进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市委、市政府继出台《关于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12〕71号)、《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建设工业强市的若干意见》(甬党发〔2013〕12号)后,今年又新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若干意见》(甬党发〔2014〕14号),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经济形势,扎实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加快工业强市建设;同时,从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升“宁波制造”自动化智能化整体水平、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工业有效投入、推进工业发展提质增效等八个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8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推进会,会上刘奇书记和卢子跃市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深化推进工业强市建设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和努力方向。1-8月,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54亿元、同比增长10.5%,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0.3亿元、同比增长7.8%,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59.9亿元、同比增长5.6%,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良好态势。

  (二)全面推进“机器换人”。深入实施“机器换人”专项行动,编制下达了《2014年度“机器换人”工作实施方案》,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行业办建立充实“机器换人”专家库,搭建“机器换人”服务平台,依托科研院所筹建宁波市“机器换人”工程推广服务中心,为全市企业提供政策宣传、技术咨询、人才培育和宣传推广等公共服务。1-9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57亿元、同比增长20.5%,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达71.3%;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402亿元,同比增长37.6%,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43.6%。

  (三)积极探索资源要素占用产出评价工作。经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验,现已形成了《全市工业企业单位要素占用产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草案。我市拟以县(市)区为主对企业单位用地、用能、排放等指标与其税收、增加值相挂钩,开展单位要素占用产出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相关政策扶持、资源要素配置相结合,引导企业转型发展。

  (四)积极开展降耗增效服务企业活动。针对一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只下降1.6%的严峻形势,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降耗增效服务企业工作方案》,突出帮助落实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协助开拓市场、优化发展环境和服务降耗增效等五项服务重点,建立A、B、C三类的企业分类管理制度,开展月度用电与产值的比对分析,指导帮助并倒逼推动企业落实降耗增效工作措施。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

  (一)严格落实能源“双控”目标责任。一是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在4月24日召开的全市节能降耗暨“腾笼换鸟”工作会议,市政府与15个县(市)区政府(管委会)、12个市级主要涉能部门、174家重点用能企业签订(下达)年度节能降耗和“腾笼换鸟”目标责任书。二是构建完善科学合理的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在继续实行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值能耗考核的同时,今年起市政府将用能总量控制纳入重点用能企业的考核指标,以强化企业用能总量的控制意识。三是建立节能预警通报制度。由市节能办每月对各地、各重点用能企业及规上工业能耗下降情况予以通报,并督促落实相关节能措施。

  (二)强化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要求,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十二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甬政发〔2014〕80号),逐级分解落实控制目标,切实保障合理用能,鼓励节约用能,限制过度用能,着力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效率;同时,建立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要求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全面负责,严格落实“属地负责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此外,我市正在组织研究制订宁波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禁燃区建设、清洁生产审核等专项实施方案。

  (三)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14〕29号),坚持以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市场应用,以市场应用促进技术创新,以应用推广和技术创新形成产业新优势,大力推广光伏应用;对符合条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国家、省补助的基础上,市级财政5年内再补助0.10元/度,力争今明两年内新建光伏发电项目规模达370MW,形成每年产出约12万吨绿色标准煤能力,成为全国光伏发电推广应用先进城市。

  (四)合理运用价格调节机制。继对不锈钢熔炼企业实施差别电价后,今年市政府制定发布了《关于推进铸造行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宁波市铸造企业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细则》等政策,积极运用差别电价手段推进铸造行业转型提升,并在国内首次将“单位用电税收”指标作为评价铸造行业低效企业和执行差别电价政策的标准,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止9月底,共计实施差别电价政策的铸造企业118家,7-9三个月共征收差别电价818.3万元,从实际效果看,压力传递恰当、执行情况平稳、成效已初步显现;累计有125家铸造企业淘汰改造208台(套)落后工艺设备,占落后工艺设备数的70%以上。

  (一)严把项目能评准入关。严格执行省、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相关规定,切实从源头上控制新建、改建和扩建高耗能项目。1-9月,省、市两级共批准工业节能审查项目26项,计划总投资330.78亿元、总能耗58.62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31吨标准煤,虽然项目数、总投资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项目能耗总量下降63%、能耗强度下降57%,并否决了一项不符合用能要求的大项目。

  (二)严把项目能评后评估关。严格执行《宁波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对全市2011-2012年批准的146项节能审查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后评估。目前,已对61个项目完成了节能竣工验收,其中:51个项目通过节能竣工验收、1个项目因建设内容发生重大改变责令进行整改、9个项目因未完成计划投资内容暂不予通过节能验收。与此同时,根据《宁波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效监察实施办法》,对已通过节能竣工验收、符合能效监察条件的26个项目实施了项目能效监察,对能效水平超出限额用能值的企业,将落实整改工作和有关惩罚性措施。

  (一)建立健全行业用能评价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定行业用能标准,积极开展行业用能对标工作;精心组织编制年度宁波能源白皮书;积极试行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单位用能税收贡献评价,全面分析评价重点用能企业及行业的单位用能税收贡献情况,以科学指导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二)深度挖掘技改节能空间。进一步加大节能技改力度,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目前,全市正全力推进的重点节能项目达872项,计划总投资59.9亿元,预计年节能量达72.9万吨标准煤。此外,全市列入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监察计划的分别有307家、150家企业。下一步,全市将继续开展节能新技术、节能专家、节能政策、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统计知识“进企业”的“节能服务五推进”,深入挖掘企业节能潜力。

  (三)自我加压淘汰落后产能。在省定年度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我市主动加压,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编制下发了《2014年度各县(市)区政府“腾笼换鸟”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计划腾出用能空间25万吨标准煤,确定了余姚市再生金属熔炼、杭州湾新区印染园区等11个高能耗重污染区块(行业)的整治提升计划和第一批、第二批淘汰落后产能(设备)的重点企业名单。截至8月底,全市共有437家企业完成淘汰任务,其中整体关停落后企业165家,淘汰落后产能:炼钢12.8万吨、轧钢2万吨、造纸7.1万吨、印染1.6亿米、有色10万吨、化纤29.5万吨、铸造13.1万吨、玻璃287万重量箱、粘土砖瓦窑9座,腾出用能空间23.4万吨标准煤。

  (一)加强能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市能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平台综合管理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平台年度评价考核制度,开展重点企能耗在线监测试点。积极推进县(市)区和行业的能源管理分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已有余姚、镇海等8个县(市)区和公共机构、交通、旅游等5个行业建立了个性化的能源分平台。

  (二)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工作。继续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大重点项目投入,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监测体系,启动公共自行车二期项目建设;制订出台了《宁波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建立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加大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在商贸、旅游、公共机构、农机、渔业等领域的推广应用,组织召开了行业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政策宣讲等工作。下步将重点推进公共机构LED照明改造、LED路灯照明改造等工作。

  (三)强化全社会节能宣传。以全国节能宣传周为契机,以“节能节水、你我共行”、“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为主题,以节能节水“六进”(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为载体,精心组织办好我市第7个节能宣传月活动。期间,全市组织开展了节能宣传月启动仪式、节能公益短信、节能知识竞赛、节能技术直通车、LED公共行、媒体系列宣传、节能节水技术推介会、节水创意设计大赛、能管员培训、节能监察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节能良好氛围。